如何運用心智頭腦和人格角色?在高我與小我之間取得平衡?
- 2020年10月11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已更新:2024年11月22日

這是我這一年來一直在思考和著墨的,當你已經跨越某個階段,瞥見高牆之外充滿愛、自由與無限可能的世界,練習更多的時刻保持在這樣的頻率之中,那麼你一定會感覺到某種與物質、現實、低頻的矛盾和拉扯。
這樣的衝突存於環境也存於你之中。
你可能無法或也不想隱居山林,可能與不甚和諧的家人另一半同住,可能每次與同事朋友交談閒聊,就會接收充斥二元、比較得失的言論,可能只是走在街上就感覺到各種混亂,這是你與週遭環境的頻率不和諧。
另外你的體內也還儲存記憶著傷痛,不管是能量場的堵塞還是身體上的狀況疾病,你還有課題,還有一些深層未解的信念,還是可能一不留意就掉進黑洞,這是你自身之內的不協調。
在這樣的高低中晃蕩是很不舒服的,但我們並不是要捨棄、排斥小我,也不可能辦到,試圖控制自己在某個取向就一定會存在不平衡,我們需要的是融合兩者。
人格角色是為了讓我們透過這個設定和角度,在物質界學習經歷,這是我們靈魂想要體驗和進化的地方,所以在靈修上體驗到的愛、合一、連結並不是要我們捨棄人格角色,而是讓愛與智慧從這個人格角色流入物質界———去創造。
因此如果我們想要「顯化」、「自由創造」就不可能不運用人格角色,因為它提供的是你在宇宙和物質界間的鏈鍵和入口。
-
前幾天藍夜波符太陽藍猴日,這個關於豐盛、遊戲和創造主題的日子,我突然意識到:阿是的,我並不是要將人格角色視為枷鎖束縛,去打破他,不是要脫掉這身皮囊。而是透過人格角色去學習該學習的,戳破在這個角色上會產生的幻象泡泡、捨棄這個角色設定的限制性信念,清楚的意識到角色的「樣子」「範圍」和「限制」,反過來運用角色、人格載體和物質頭腦在這一世創造運行。
當你認清、認同你在物質界的角色定位,你才能落地、顯化,明白於宇宙中你是誰?更明白在地球上你是誰? · · · 『在世界中臨在,而非是世界的一部分,世界在你之中。』_巴夏 · · · 未來在這一世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有許多一定會去經驗和學習的,接納此刻的「所有的我」,安心信任的踏出步伐。此刻的你一定是不完美的但你該學習的都已經安排好在未來的路途上,行到那裡時肯定會去經驗學習到。靈魂的路途也很長,這輩子未盡未果的,肯定也會在之後去體驗進化,所以放輕鬆吧!接受現在你所有的樣貌。
Commentaires